因褡裢机场邢台至海口、广州的航班进出港时间变更,为更好衔接航班服务旅客,自2025年11月6日起,邢台机场巴士公交专线同步变更发车时间。
红枫炽烈、银杏灿烂……连日来,开元寺广场、中钢广场等市区多个广场的彩叶树种陆续“换装”,将城市点缀得如诗如画,为市民呈现了家门口的秋日盛景。
在古韵悠然的开元寺广场,片片枫叶与红墙灰瓦的古寺相映成趣,金黄色的白蜡树、挂满红果的天目琼花以及常年紫红的紫叶李点缀其间,共同构成一幅独具泉城特色的秋日画卷。“每年这样一个时间段都要来拍照,红墙配红叶,特别有韵味,广场工人还为我们指引最佳打卡点位。”市民张女士说,她刚把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就收获了许多点赞。
中钢广场上,高大挺拔的银杏树、秋色鲜红的红枫、形似元宝的元宝枫和暗红的晚樱等共同构成丰富多彩的色叶景观。而在青青健身公园,秋色亮点集中在七叶树、海棠与金枝槐。七叶树为大型乔木,其掌状复叶入秋后转为深红色;海棠叶片此时呈现出明黄色;金枝槐不仅叶片金黄,枝条也呈金黄色,冬季观赏效果更加好。多种树木色彩对比鲜明,极具视觉冲击力。
据了解,市城管局广场管理中心持续优化广场景观,科学配置彩叶植物品种,注重颜色搭配与季节变化,致力于打造“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优美环境。
“目前各广场彩叶景观已进入最佳观赏阶段,后续樱花、元宝枫等树种会陆续变红,诚邀广大市民步出家门,漫步广场,共赏醉人秋色。”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日,邢襄热力集团结合市政道路施工,对公园东街(泉南大街至园林街)供热管网开展改造升级工作。仅用4天,就顺利完成7处作业坑、4座固定墩及4台补偿器的更新改造,为供暖季的安全稳定运行夯实基础。
由于施工路段为双向单车道,主路东侧仅保留一条机动车道,大型机械设备的作业空间受到极大限制。同时,该路段雨污改造工程也在同步推进,增加了工程协调的难度。为此,邢襄热力集团主动与相关施工方对接,量身定做“错峰 + 分域”交叉实施工程的方案,细化环保管控与交通疏导措施,实现各项作业“零冲突”有序推进。
工期紧、任务重是此次工程面临的另一大考验。施工团队采取分段突击和24小时无缝作业的方式,将工程划分为南北两段同步攻坚。机械进场、土方开挖、断口焊接、探伤检验测试、保温回填等所有的环节均采用无缝衔接的作业模式。
为切实保障实施工程质量,施工严格执行热力管网改造规范,实施探伤检验测试全覆盖,确保焊接质量零缺陷。在环保管控方面,同步采用“抑尘作业法”与封闭式物料运输,有效控制扬尘与噪音,最大限度降低对旁边的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此项更新改造任务的圆满完成,将逐步提升供热基础设施运行安全性,切实保障周边区域用户能享受到舒适稳定的供热服务。
日前,市高新区与电子科技大学全国脊柱健康大数据中心项目举行签约仪式。双方将依托电子科技大学在医工融合、人工智能及智能装备领域的经验积累,联合哈佛医学院、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等国内外权威机构,在我市建立全球数智医学中心。
据了解,当前我国脊柱健康问题高发且低龄化,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与干预需求迫切,但行业尚处起步阶段,缺乏统一数据标准与规模化服务平台。此次落户的项目以脊柱健康大数据中心为核心,构建“检测—康复—保健—数据服务”全链条智慧健康服务体系,同步开展装备研发、数据应用及国际合作,将带动智能装备制造、健康服务、数据应用等产业集聚发展。
市高新区作为全市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持续聚焦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数字化的经济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一直在优化营商环境,搭建创新平台,吸引了一批优质项目和高品质人才。他们将成立专项服务专班,在政策扶持、场地保障、人才引育等方面提供全流程支持,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为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日,我市襄都区、内丘县、临城县围绕河湖长制工作,接连组织主题鲜明的宣传与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推动“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幸福河湖建设目标落地见效,形成了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良好治理局面。
襄都区:国庆节后,襄都区以“净滩绿岸公益行邢襄古韵生态兴”为主题,开展环保志愿活动。区河长办组织区政协委员身着红色志愿服,与由区志愿服务联合会、邢台学院、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组成的百余名志愿者队伍并肩行动,大家手持工具沿牛尾河河岸推进,重点排查清理草丛、死角等易忽视区域的垃圾杂物,以“绣花功夫”精细化推进环境整治。
内丘县:10月25日,内丘县河长制办公室在泜河举办河长制主题宣传活动,现场吸引周边居民踊跃参与,累计发放宣传册200余份。工作人员以“亲河爱河护河,从我做起”为核心,详细讲解基层河长日常职责、水资源保护知识,结合实际案例剖析当前水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充分调动居民参与河湖管理的积极性。
临城县:近日,临城县西竖镇在栖凤大街举办了以“凝聚各方合力,共建幸福河湖”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召集镇、村两级志愿工作者20余名,分发河湖保护宣传单200余份,同时对泜河周边水域环境卫生进行了清扫整治。此次活动,不仅清洁了河道卫生环境,还营造了环境共治的浓厚氛围,为切实守护河道生态安全,推动辖区河道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向好、长效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襄都区、内丘县、临城县的系列活动,是我市全面实施河湖长制、落实生态保护责任的缩影。当前,全市各地正通过部门联动、政企校协同、全民参与的模式,将河湖治理与生态建设、文化传承、民生服务相结合,推动更多“幸福河湖”从愿景变为现实,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太行泉城、美丽邢台”建设筑牢水生态保障。
今年以来,市城管局紧紧围绕提升城市品质的核心目标,以打造“精致环卫”为引领,通过推行一系列精细化作业与管理模式,着力构建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城区环境卫生保障体系,有效提升了城市的洁净度与宜居水平。
在追求“全域洁净”方面,我市深化“一扫全保”作业,确保主要街道一次晨扫、全天保洁,其他区域保洁时长不低于14小时,重点区域如古城区、商业区更延长至夜间,实现了清扫保洁100%覆盖。同时,“水洗机扫”模式持续发力,通过湿扫、洒水、冲洗相结合,每日对主次干道进行彻底清洗,并延伸至小街道,确保路见本色。垃圾处理体系日益健全,依托各转运站科学规划清运网格与路线,实现了生活垃圾的定时定点收集、高效密闭运输及日产日清、全量焚烧处理。
在践行“民生导向”上,公厕服务实现提质增效。所有公厕24小时开放并专人保洁,严格执行“四净三无两通一明”的高标准管护,结合线上找厕程序与线下指示牌,极大方便了市民。垃圾分类工作特色鲜明,“4+N”分类模式深入推行,通过加强宣传引导、推进“两网融合”,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达35%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超80%,无害化处理率稳定在100%。建筑垃圾则实施从产生到处置的全链条闭环管理,并对无主垃圾进行排查清理与规范处置,维护了市容整洁。
此外,我市聚力“协同为民”,慢慢地加强服务保障能力。特殊天气下应急联动机制迅速响应,确保了道路畅通与环境问题的快速处置。“580”督导机制将区管街道统一纳入市级质检范围,推动了环境卫生水平的整体提升。智慧环卫平台的深度应用,实现了对作业车辆、人员、设施的全过程监管,事件处置平均时长缩短约40%,让市民感受到了更加及时、高效的环境卫生服务。
通过深耕精细化管理,市城管部门持续打造宜居城市环境,逐步提升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本次政府专职消防员招录由邢台市消防救援支队组织,招录公告、计划、流程等核心信息,均通过我支队官方微信公众号统一发布,不委托任何代理机构或个人开展招录工作。希望广大考生增强防范意识,不要轻信所谓的承诺,以免上当受骗,造成财产损失,影响正常入职。
招录工作严格按照“现场报名审查、体格检查、体能测试、理论考试、面试及政治审查”等正规程序组织实施,全程公开透明,不存在“内部指标”“绿色通道”“免试包进”等违规操作。
邢台消防微信公众号是我支队发布招录公告的唯一官方平台,招录政策和计划已通过平台向社会公开,希望广大市民进行关注。如对招录信息或工作人员身份存疑,可通过邢台市消防救援支队官方电话核实;发现虚假信息或诈骗行为,请立即收集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案,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我支队郑重承诺,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确保招录工作顺利开展,同时接受群众监督。
10月24日,记者就网民反映“顺德南路与新兴东大街交叉口南向行驶道路,施工围挡设置了很久,没有施工指示牌,也无施工迹象,影响视线导致出行不便”问题,采访了襄都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回复记者,该围挡是开发商私自设立,已经沟通开发商进行拆除,如果开发商自己近期不拆除,襄都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直接拆除。
10月30日,网民又通过“问政邢台”平台再次反映,顺德南路与新兴东大街路口围挡还未拆除。就此事,记者向襄都区住建局了解情况,工作人员和记者说,需要询问相关科室,稍后给记者答复。
记者随后多次联系该局物业科询问进展,办公电话长期处在无人接听状态。11月3日,记者联系到襄都区住建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复记者让相关科室给记者回电,直至第二天上午九点并未回电。
11月4日,记者拨通襄都区住建局物业科电话,工作人员却和记者说该围挡是襄都区住建局顺德路南延在建项目的围挡,为方便围挡两边小区居民通行,围挡两侧临时开放。对此,记者询问该围挡是否是区住建局设立,之前为何说此围挡是开发商设立。工作人员回复具体设置单位是哪,以及该围挡是否违规设置,需要请示领导,半小时后给记者回电。一小时后,记者再次联系该工作人员,被告知领导在开会。
网民和记者说,该围挡长期占道,过往车辆行驶至此处会出现盲区,容易与其他通行车辆发生剐蹭,存在安全风险隐患,希望有关部门尽早拆除围挡。